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联络我们

简介

  有人说,2021年,是最难结束的一年;2022年,是最难开始的一年。当西安在去年12月23日按下暂停键的时候,我心里面已经盘算着终于给自己放了长假,可以肆无忌惮地好好休息了,躺平的状态毕竟还是很舒服的。

  但是还没有开始躺平,突然发现,作为律师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状态,准确地说我们总要给自己找点事做。

  01.阅读篇-终身学习是律师的宿命

  律师是最注重学习、能自主学习的群体,这在所有的行业里面都是罕见的。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当然包含社会文化文学知识的学习。梁晓声的《人世间》(上中下)、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成为了我拒绝躺平的第一选择。阅读,不仅是与智者同行,更是与作者思想的碰撞、深刻的交流。每天早晨、深夜,是最佳的阅读时间;一页一页的书籍翻落,一点一点的时间流逝,疫情带来的焦虑、不安也飘散而去。

  莫言在《酒国》里说,“狂妄与谦卑是相互矛盾又互相依存的两种人生态度,很难说哪种好哪种不好。事实上,看似狂妄的人实际很谦卑,看似谦卑的人骨子里却很狂妄。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刻极狂妄。而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刻又很谦卑。绝对的狂妄和永远的谦卑大概是没有的。人只要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鸿毛还轻,就没有学不会的事情。”

  梁晓声曾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他书写的《人世间》里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这个宿命即受制于家庭,又受制于社会环境,无法选择,也不容选择。但是,人能够选择的就是不妥协、永不气馁。

  同样在2021年,我们律师团队也经历和代理了很多不公正的事件。北京的检察官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想要约见就能约见上的,电话不是想打通就能打通的。即使真正的在做销售白酒的生意,还是会被公安以合同诈骗罪刑事立案。离职所产生的纠纷,仍然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至今坚持在申诉。一个未成年人被几个成年人围打,反击还手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而刑事立案。在种种的社会环境因素受制之下,有些结果看似是注定的,但是我们律师需要不妥协、永不气馁,需要要做到无愧于心、不负历史。


  02.工作篇-为人辩冤白谤,需继续坚守和追求。

  即使疫情居家期间,我们律师还是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用来看书。身在远方的法官仍然不忘催促办案开庭,年底忙着结案成为着急开庭的潜在原因。一个传销案件,共计18本卷宗,总计2000多页的内容,传销发展人数的认定还存在严重问题,但是法官仍然决定线上开庭。甚至不惜威胁我们不参加开庭就指派法援律师,被迫工作只能加班加点准备开庭材料,好在我们早已经查阅过了大部分卷宗,剩下的就是细化辩护思路、确定具体辩护方向的问题。

  除了开庭工作安排之外,疫情还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思考。徐昕教授说过,技术极致、适度勇敢、高度智慧是刑事辩护应当具备的理念。对于无辜的人,我们律师是否用尽了全部的手段辩护?辩护有没有边界?辩护的边界又在哪里?对于每一起案件,有没有遗憾或者心有不甘之处。疫情封控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焦虑和不确定性,但是那些仍然在“深牢大狱”的嫌犯们,或者即将面临被刑事追究的人,则时刻处在不安甚至精神崩溃边缘。家属半夜打来的电话,我们律师也无能为力,所有的工作都在暂停,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继续等待。为人辩冤白谤,仍然需要我们律师继续坚守和追求。


  03.结语-

  不管有多难,都需要我们奋勇向前。

  2022年已经开局,虽然开局不利,但是弯道仍可超车。复工之后,每一个行业需要审慎一个问题—如何活下去?危机并不是要去一味地化解,还要积极地争取机会。不管有多难,都需要我们奋勇向前。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是不甘于躺平的人。


  于2022年1月22日清晨


愿 景
创造一家共生型律所
使命
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价值观

尚法厚华  格律致公  团结友爱  敬畏价值

以客户为中心  以专业为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