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联络我们
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行业服务 |

 文章详情

“七姐妹”被撞负全责——机动车与行人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责任类型与赔偿比例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zxPPFyhEH-u5ksfkZetUQ | 作者:冯锐 | 发布时间: 2023-12-21 | 977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在湖南常德,发生了一起“七姐妹”横穿马路被车撞的车祸事件。经过对现场的调查,交警最终判定“七姐妹”负全责。



       该新闻一经报道,交警的行为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称赞。



       但是,笔者从网友中的评论中发现,部分网友混淆了责任划分与赔偿责任承担的概念。


       一、概念辨析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根据公安部令《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第一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从该条规定中可知,在事故发生后,应先由交警部门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责任确定,明确责任主体,即明确事故是由哪一方导致,应由哪一方承担责任。


       因此,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所做的工作属于责任划分阶段。



       具体到本案中,交警判定“七姐妹”全责的行为就属于责任划分阶段。在该阶段,并不涉及赔偿问题。


       那么,在责任划分又分为哪几种责任类型呢?相应的责任类型对应的赔偿比例又是多少呢?


       二、责任类型与赔偿比例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严重程度将责任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无责任这五种类型。


       经过交警对事故责任的划分后,交通事故责任的各方才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即赔偿责任承担阶段。


       在该阶段,具体赔偿比例与上一个责任划分阶段密切相关。并且,还需要根据具体事故类型来最终确定交通事故各方的赔偿比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的内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交通事故类型划分为两大类: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



       本案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故而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类型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 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应首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范围内进行赔偿。


       · 若在保险范围内不足以赔偿的,则应当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 若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措施的,则机动车一方的赔偿比例应按照如下情形确定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4)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从上述情形可知,若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范围内不足以足额赔偿受害方损失的,则应当赔偿责任由机动车一方承担。       


       这体现了保护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的思想。



       但是,上述情形并非一味地对非机动车或行人进行保护,也存在由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分担责任的情形。


       若由机动车一方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共同分担责任,需要有两个前置要件,即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采取必要措施。



       本案中,“七姐妹”横穿马路,且未在斑马线上通过道路,违反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机动车一方在预见到“七姐妹”横穿马路后,采取了减速措施,但是由于“七姐妹”在通过马路时出现了奔跑的情形,导致机动车避让不及,“七姐妹”由此被撞。情形符合机动车与行人共同分担责任的情形。


       根据交警最终的判定可知,本案中机动车一方无责,且“七姐妹”横穿的道路为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因此本案最终可能确定的赔偿比例为机动车承担5%的赔偿责任。


       三、结语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不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在日常出行时一定切记按照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