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公平的,在法律面前,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法律责任。只有依法进行公正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有效遏制犯罪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
通过民事责任的承担,虽然较好地弥补被欺凌者的物质损失,弥合精神伤害,对于校园欺凌的事后弥补,对于未成年人预防犯罪,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警示意义,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因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观恶性估计不足带来的刑事责任缺位问题。
- 华格律师建议 -
huage Lawyer suggested
一些校园霸凌之所以频繁发生,往往并不是因为施暴者对法律无知,而是深知法律对其很难有严格的约束。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日前在基层调研时表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积极协调推动专门学校建设,健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加大教育矫治力度,携手各方坚决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高发势头。

· 对于校园霸凌,学校应负起管理责任。
校园霸凌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就是发生在学校内或因校内关系 产生的霸凌行为,学校对学生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等责任,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因此,在校园霸凌案件中,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身已尽教育管理职责。
· 教育部门、家庭、社会等方面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培养和道德教育。
教育部门、家庭、社会等方面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培养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法律是公平的,在法律面前,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法律责任。只有依法进行公正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有效遏制犯罪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