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联络我们
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行业服务 |

 文章详情

违法开除,Keep败诉,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风险如何规避?
来源:华格律所 | 作者:刘生虎 | 发布时间: 2021-11-10 | 1851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2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一起Keep公司与员工的劳动争议一审裁判结果,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该员工获赔124500元。


  争议简介

  2018年2月26日,黄某与北京市卡路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Keep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入职产品运营岗位。

  2019年12月16日,Keep公司前员工发表一篇题为《Keep的困顿与终局》的匿名文章,随后该文章刷爆科技互联网圈。由于文章存在大量不实内容,对Keep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及名誉损失。

  2019年12月30日,Keep公司以黄某存在上班时间从事与其工作职责无关事宜、涉嫌参与《keep的困顿与终局》事件两项严重违纪行为为由,向黄某送达解除劳动关系通知。

  随后黄某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Keep公司向黄某支付2019年年终奖36000元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8500元。Keep公司不服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定Keep公司提交的证明不能充分证明黄某存在长时间、高频次登陆操作微信平台和《Keep的困顿与终局》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前就知晓文章内容和发布者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仲裁裁决予以确认,判决Keep公司败诉。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相关规定,当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法律规定的当员工存在过错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但是这里的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只是法律上的原则性规定,企业必须通过内部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予以细化和明确,即“严重违纪”的标准是什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明确的界定,在处罚时才能有理有据。

  Keep公司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并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合同解除权利,但是在行使过程中没有充分理解权利行使的条件和标准,随意扩大“对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理解,在已有证据不足以证明黄某存在达到“严重”的违纪行为时,仍然行使该权利,致使公司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承担大额赔偿责任。


  律师建议

  实践中,很多企业对法律赋予的员工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要不束之高阁,要不将其作为解除合同的“尚方宝剑”,随意扩大使用。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正确使用劳动合同解除权,规避用工风险呢?

  第一,要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以罗列的形式明确哪种情形下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要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入职培训时,将该规章制度作为合同附件、培训内容明示给员工,并由员工签字确认,或者作为培训考核内容对员工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