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年念叨这句话的家长可能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家事真的成了国事。小时候念不明白这句话老师骂你,长大了念不明白国家骂你。好不容易以为长大成了家长苦媳熬成婆,结果我们大踏步走进了新时代,迎来了家里的小祖宗。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还不如解放前。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说句没有任何新意的比喻,网络的普及绝对是把双刃剑,因此预防未成年沉迷网络我认为更大的意义是针对家长的。有多少打着上网学习幌子的家长,拿起手机的第一瞬间是直奔学习app而不是打开淘宝抖音或者微博?然后就发生了抖音一分钟,世上一千年的鬼故事。

荒废一个下班后的晚上无关紧要,但荒废一个又一个下班的晚上,却成了没时间学习和陪孩子的理由,这绝对需要当代家长反思。为何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熏陶绝非一朝一夕的易事。
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我认为也要分两部分看,首先自主学习,自主写作业是家长需要在陪伴中慢慢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而非代替孩子完成作业,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另外,停止无效课外辅导增加课堂学习效率,这本就是该出现的局面。这一规定强调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地位以及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应存在的角色,两者是相互联动的而非割裂的,因此,各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最终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 社会协同
“你是我见过的家长里最差的一届”

“这道题我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还会错?”这句话终于又重出江湖,尽管现在已经做了家长,但这句话依然是对着你说的,稍微友好一点的是这次是隔着屏幕说,不会有迎面而来的粉笔头。
不仅如此,小时候关掉所有辅导班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九条:“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
校外辅导终于凉凉了,但是却没凉在该凉的时候。这是我对新晋宝妈宝爸心声的大胆猜测。
我认为,这条规定的初衷真的是为了给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为了给家长减轻家庭负担,为了斩断一些没有师德的人的不法收入,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总之,初衷绝对是好的。
但当学校老师将一切课后责任完全压向家长,家长又将所有怨气对向老师,终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今确实存在这样一群老师,下课之后的事一概不管,作业要求全对,既然作业全对,那就默认所有学生全会。只要学生作业有错误,那肯定是家长不行。也确实存在这样一类家长,在他们眼里老师根本不是人,是为孩子服务的机器,机器哪里需要睡觉呢,加点油就行了。
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两种矛盾也在不断发酵。家长和老师不能很好的配合,也就没办法相互理解,孩子夹在中间自然难以得到好的教育。老师和家长怎样共同为了教育孩子发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绝不是一味向某一方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