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联络我们
让每一份权利都有法律守护

行业服务 |

 文章详情

重磅新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深度解读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FDtOpPtgfymyi2fsrgYOGg | 作者:王小禹 | 发布时间: 2025-04-07 | 85 次浏览 | 分享到:

       (2)企业内部区域:如办公室、走廊、仓库等,但禁止拍摄更衣室、休息区等私密场所。

       (3)其他非公共场所:以维护自身安全为目的,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侵犯他人权益。


       3.规范要求


       (1)禁止非法对外提供或公开传播涉及他人隐私的视频信息。

       (2)若需覆盖公共区域(如楼道),需征得相关方同意或由负有安全管理义务的主体安装。


       4.技术与管理规范


       (1)显著标识:所有公共场所摄像头必须设置“监控区域”提示标识,否则公众可举报。

       (2)数据安全:采用防病毒、防篡改技术,存储需加密,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3)法律责任: 违规安装将面临设备没收、罚款;泄露信息或窃取隐私的追究刑事责任;酒店、民宿等场所若未尽到检查义务导致偷拍设备存在,需承担连带责任。


       四、对普通人的影响


       Q.家门口能装摄像头吗?

       A.个人在非公共场所(如住宅门口)安装需确保不侵犯他人隐私或公共安全,且不得在楼道等公共区域私自安装。


      Q.如何防范隐私泄露?

      A.(1)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监控标识;(2)发现违规摄像头可向公安机关举报;(3)住宿、试衣时提高警惕,避免隐私暴露。


       结语——

       《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公共安全治理迈入法治化新阶段,既为城市安全筑牢防线,也为个人信息权益划出“红线”。公众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需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